二府三司是什么朝代的

二府三司是北宋朝代。

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

将政务、财政、军政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故宋代实行“二府三司”之中央政制。

时间: 2024-12-27 00:04:16

二府三司是什么朝代的的相关文章

二府三司的二府是什么

二府三司的二府是西汉丞相与御史府.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的二府三司分别是什么

宋朝的二府三司分别是:二府包括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三司包括度支.户部.盐铁.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1.二府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 2.三司 "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q

宋朝二府三司指什么

皇帝为了加强对朝政的控制,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虽然仍沿唐朝制度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但其主要职权被置于内庭的政事堂控制,政事堂又称中书门下或中书,是宰相们议事办公的场所.囊括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主要职权,是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宋朝的二府三司是朝廷的中央机构: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指的是度支.盐铁.户部三司.宋朝的枢密院掌管军政,中书门下行驶行政权.尚书省.门下省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机构,尚书省执行行政权,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唐朝时候的三省在宋朝没撤但是已经不参与政事.

二府三司制三司指什么

二府三司制中的三司是指度支.户部.盐铁,而二府为枢密院.政事堂,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

宋二府三司制它的发展以及影响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军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 影响: 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

什么是“二府三司制”

二府 西汉丞相与御史府并称"二府",亦称"两府".成帝时罢御史大夫,改置司空,其名废.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又明清时对府"同知"的别称,即第二知府之意. 三司 东汉称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新唐

一千二百年前是什么朝代

距今1200年前为公元818年,朝代为唐朝,是唐历元和十三年,在位皇帝为唐宪宗.该年间中原大地上发生的大事件有: 1.孔惟晊袭封文宣公: 2.李师道奏请纳质献地: 3.唐宪宗命六军修麟德殿: 4.册封大仁秀立为渤海国王: 5.命程权举族入朝: 6.节度使刘总归顺朝廷: 7.宪宗平定淄青: 8.郝玼收复原州: 9.灵武奏破吐蕃: 10.诏罢诸道节度使所兼支度.营田二使,以削减节度使职权.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是什么朝代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是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道府建制是哪个朝代建立的

道府建制是唐朝建立的.唐朝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道这种监察区体系常被称为"虚的划分".唐初始设的监察区"道"的概念,仍然影响了之后的宋朝,并成为"路"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