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格格的等级

分为五个等级: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时间: 2024-09-21 12:41:02

明朝格格的等级的相关文章

明朝官阶的等级排列

明朝官阶等级排列: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书.都御史.都指挥使. 从二品:副留守.都指挥同知. 正三品:太子宾客.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卫指挥使. 从三品:光禄.太仆.卫指挥同知.宣慰使. 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太仆.太常.知府. 从四品:祭酒.布政司参议.宣抚使. 正五品: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 从五品:侍读.侍读学士.安抚使. 正六品:大理寺正.侍讲.

明朝公侯的等级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师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太子三师为从一品,太子三孤为正二品,以上官员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 明太祖朱元璋撤销中书省,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监察机构,明朝院

清朝的格格有哪些等级

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贝勒的女儿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例如,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即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长公主

清朝的墓碑等级都包括哪些

在清朝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传统的墓葬等级观念只有"陵"与"墓"两种等级的区别.皇帝的墓葬被称为"陵"(包括"陵寝""园寝""陵园"),除此之外,即使是诸侯王乃至太子的墓葬,除非朝廷特殊的恩礼,也都只能称为"墓".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一帝,享国276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

古代公主什么等级

1.公主等级: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 2.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 3.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4.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5.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6.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7.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8.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明朝金宝是什么

就是金元宝.明朝金宝是按等级颁发给后妃宝印.宣宗以前,只有皇后有册.有宝和有印,妃子有册.有印但无宝,嫔以下则只有册.皇后的册.印和宝是金制的,妃子的印金制.册镀金银,嫔册银制.宣宗因宠爱皇贵妃孙氏,制金宝赐之.

古代妃子等级排序

古代妃子等级排序: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1.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2.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多位: 3.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名:贵妃,二名:妃,四名:嫔,六名: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清朝皇帝嫔妃的等级怎么划分的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1.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 2.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 3.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好比庄妃.瑾妃.珍妃等. 4.制度规定十分严格,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如此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量比明朝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

明朝以什么颜色为正色

明朝以红色为正色,明初规定: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可见在明朝,青色的地位超过了绿色,绿色沦为末流.看官服等级,还要看冠的梁数和绶带的不同纹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战乱不息,但服饰仍在变化发展,尤其是随着染色技术的提高,服饰颜色也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魏文帝曹丕的九品中正制,不但在官位等级上是个大贡献,同时提出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正式确立了以颜色区分官服等级的制度.此后的朝代在区分官服等级方面,都以颜色作为重要的参照物.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