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无二慧怎么理解

无二慧者:即远离常断二边,灭尽能所二取等一切执著,证达如是甚深空性的智慧即无二慧,也就是空性,去掉一切区别心(就是放弃,布施)的彻底的智慧。

无二就是不分别的意思。无二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空性智慧,到达解脱彼岸的智慧。而不是在烦恼此岸的世俗智慧。无二慧就是根本智,人人皆有的天然佛性,也叫:如来藏、真如、菩提、涅槃、自性、般若、大圆镜智等等。名称繁多。

时间: 2024-10-18 19:23:11

佛教的无二慧怎么理解的相关文章

皈依和不皈依的人念经有区别吗

不皈依念经只要方法正确和皈依之人是一样的. 佛教的皈依从理解分为两种: 1.实质上的皈依,皈依佛教的经典皈依佛陀.皈依清净心. 2.形式上的皈依. 而佛教最提倡的是心上的皈依-----即实质上的皈依. 不皈依的信徒一个月所念的经和皈依的弟子是一样的都能学到地藏经中的智慧,还有念经所得到功德.

金陵塔碑文什么意思

1.碑文主要内容是预言了二十世纪以后的中国的事.前半部分主要讲国共内战.日本侵华和中共的统治: 2.后半部分至今还没有完整的解释.<金陵塔碑文>相传为刘伯温所作,於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国军入南京时发现.金陵塔是刘伯温建的,等到了拆金陵塔的时候,内战就开始了: 3.金,繁体字刘为刘,基底就是个金.这里指的是明朝,明朝是由刘基一手辅佐成就的,他是明朝的镇山之宝.陵,指明十三陵.皇帝墓所在的地方,也即葬送王朝的意思,还有禁令义.塔,指朱元璋,朱重八,层层宝塔都是八数叠八数的,另外朱元璋本是佛教

智慧是什么意思大智慧是什么意思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大智慧是梵语"般若"(音bo-re)的意译.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大智度论>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般若(bōrě),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在英文中写做"panna".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

佛教中的“心”应该怎么理解

佛学中应该说的是执念,人容易产生执念,是因为人是有感情,但是盲目地太重感情是错误的,当然执念并不单单指感情方面,比如做事情,太想成功反而适得其反,凡事顺其自然,放下才能解脱.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如何理解佛教的因果理论

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佛教否认了世间万物独立演化交织的因果,而是将所有的因果与业力串联使客观世界依附于众生化现.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广义的因也

怎样理解佛教的第八识

1.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2.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

大乖佛教该怎么理解

大乘佛教讲的是慈悲心.菩提心.利众,就是要自度还要度别人,利他就是利已:大乘佛教的最高果位是成佛解脱:汉传.藏传也称金刚乘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是度自己,小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

如何理解佛教的空

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 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三观怎么理解

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1.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它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 2.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