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是否可以自首

可以,但对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者,在事发后逃逸拒不履行告知义务时,应按行政处罚程序予以处罚,不适用《刑法》自首的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时间: 2024-08-27 06:34:39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可以自首的相关文章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情节为: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免予处罚: 1.情节特别轻微的: 2.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 3.由于他人胁迫或诱骗的.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样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仍然按交通肇事罪判处,只是可以从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哪些是交通肇事逃逸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认定情况如下: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逃逸的当事人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负全部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有逃逸行为应当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如果证明确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的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有逃逸行为,应当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如果确有证据证明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当事人的事故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司机要罚款多少

交通肇事逃逸司机要罚款是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记12分: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被判处3-7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133条,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哪些行为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

交通肇事逃逸相关处罚是怎么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

交通肇事逃逸车被扣留多久

交通肇事逃逸车,一般情况下扣车期限是5天,需要鉴定的有可能是20天,最长不超过60天. [法律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