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苏轼解释

因为怕开了后招来愁怨,加上贪睡,所以独自开得迟了些;又恐冰雪般洁白的姿容不合时俗。故意染上了桃花杏花那样的红色,但保留着孤高瘦硬的傲霜斗雪的风姿。耐寒的品性使红梅不肯在春天与百花争艳都妍,红色不是她的本色。石曼卿老人不懂得红梅风格所在,怎么能从绿叶、青枝来看梅花?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时间: 2024-08-13 09:26:53

红梅苏轼解释的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苏轼解释

解释: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红梅苏轼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坚持节操.不变其本性而感到自我安慰的心情.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

苏轼的赠刘景文解释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原文解释: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苏轼的浣溪沙的解释和主旨

主旨:表达苏轼不服老.希望继续创造业绩的的心情. 解释: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布谷鸟在傍晚的细雨中悲伤地啼叫.(然而)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苏轼的诗句 关于诗句的解释

1.花影--北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2.赠刘景文--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解释苏轼十算子缺月贵书同

原句应为:缺月挂疏桐. 意思:弯弯的月亮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 出自北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此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词的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轼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解释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但又还不够.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

苏轼莲的解释

解释: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 月色的清香.原文: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莲>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在这平实的叙事中,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旋折荷花剥莲子"既写出了卖莲

求苏轼兰花草解释谢谢的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死于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