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洵的生平

苏洵出生于1009年,去世于1066年,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时间: 2024-08-02 02:18:54

关于苏洵的生平的相关文章

苏洵生平事迹

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出生地为四川眉山,去世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庆历年间,苏洵进京参加制举考试,不中,又举茂才异等,又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嘉佑四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嘉佑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

苏轼的生平经历

苏轼的生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苏轼二十一岁以前,苏轼的父亲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自己深受其父影响.这一阶段,苏轼对于政治十分乐观.第二阶段,嘉佑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写了<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第二名.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王安石变法时,苏轼的许多师友,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使他不容于朝

苏轼苏辙苏洵三者关系

苏轼苏辙是兄弟,都是苏洵的儿子,史称三苏.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关系 苏洵是苏轼的爸爸,苏澈是苏轼的兄弟. 1.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

苏洵字什么号什么

1.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 2.苏洵为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3.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生平什么意思

1.生平释义: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一辈子.有生以来:平生. 2.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天凭空受了伯述的一席话,他便引为生平莫大之辱." 3.示例:孙中山<革命原起>:"时予本可由太平洋潜回,则二十余日可到上海,亲与革命之战以快生平."

苏洵是苏轼的什么

苏洵是苏轼的父亲.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生平介绍怎么写

写生平介绍一要明确写生平的目的,二要掌握写生平的表达方法和人称,三要掌握生平的结构方法.生平是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俗称一辈子.它是简单记述一个人生平事迹时所使用的一种用应用文样式,是传记类文章中的一种较短小的形式.写生平的目的是配合其他文章.图画.照片向人们客观地介绍一位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的全面而概括的生事迹.因此,生平的篇幅要尽量简短,语言尽量精炼,可以省去带歌颂.赞扬的词语.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对话这六种表达方法中,写生平用得多是叙述和说明两种方法.叙述时,作者站在第三者的

海瑞生平最大做过什么官

海瑞生平最高官职: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海瑞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并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万历十五年,

生平吾前下一句

生平吾前下一句是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这句话出自于唐代韩愈的师说.原文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