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笠绿蓑衣的下一句是什么

青箬笠绿蓑衣的下一句诗是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赏析: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时间: 2024-11-13 08:10:59

青箬笠绿蓑衣的下一句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沾衣欲湿杏花雨下一句

1.沾衣欲湿杏花雨下一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 2.<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作者]志南[朝代]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饱读诗书气自华下一句

没有饱读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下一句是"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原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释义: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

江水浸云影下一句是什么

"江水侵云影"下一句是:"鸿雁欲南飞",这是出自于宋朝朱熹所著的<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裁缝的尺子下一句是什么

裁缝的尺子下一句是存心不良(量). 类似的歇后语: 1.木匠的凿子铁匠的锤,裁缝的皮尺厨子的刀--各有一套. 2.裁缝做衣不用尺--自有分寸. 3.裁缝智能了剪子--只有尺(吃)了. 4.裁缝绣娘--各干一行. 5.裁缝师傅手中忙--穿针引线. 6.裁缝师傅买田--千真(针)万真(针). 7.裁缝师傅的手艺--量体裁衣. 8.裁缝师傅戴戒指--顶真(针). 9.裁缝铺的衣服--一套一套的.

月子弯弯照九州的下一句

下一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月儿弯弯照九州>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该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述民间离乱之苦.明末冯梦龙所编<山歌>中也有记录. 这首歌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月亮照耀着中华大地,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的家庭欢乐生活,而广大人民愁容满面,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苦日子.

由俭入奢易下一句

由俭入奢易下一句是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回酒肉一餐,可答办粗饭几时: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新编三字经乐助人下一句

新编三字经乐助人下一句是勤出力 该句话出自新编三字经劳动篇,该篇全文是: 个人事,应自理:小手绢,自己洗:衣和物,放柜里:书和本,摆整齐:太阳升,按时起:叠被子,穿好衣.家务活,乐学习:刷碗筷,学洗衣:擦擦窗,拖拖地:庭院净,空气新:爱劳动,有意义:既美化,又健体.到学校,做值日:你洒水,我扫地:扫教室,扫楼梯:擦黑板,摆桌椅:不怕脏,不怕累:环境好,真美丽.休息日,聚社区:乐助人,勤出力:你浇花,我种树:大扫除,拣垃圾:齐劳动,劲头足:爱劳动,爱集体.

你在东北穿着貂下一句是什么

你在东北穿着貂下一句是我在海南露着腰.整首是:你在东北穿着貂,我在海南露着腰.寒风凛冽冰似刀,俺在湖北冻得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冻成哈巴兔.衣带渐厚仍觉冷,为伊冻得鼻涕流.众里寻俺千百度,俺却缩在,烧火做饭处.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下一句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下一句是厌伴老儒烹瓠叶,原句是"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是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这两句并不是连起来的一句话,所以也没有下一句的说法. <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话聚临别留赠董传的.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之相随.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