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溶液依数性,海水的凝固点低于0摄氏度,形成晶核时,释放热,周围温度升高,溶解度稍增大,氯化钠增多,如果气温很低,会继续结冰,析出氯化钠,也就是说冰中的氯化钠“浓度”大于水中的浓度,但脱盐淡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时间: 2024-10-24 19:37:05
海水结冰可以变成淡水,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海水淡化的方法是冷冻法,但冷冻法与蒸馏法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端. 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
冬天海水结冰是确定现象,在寒潮频频爆发,空气较长时间处于低温的情况下,海水会出现结冰.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时所需的温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低于4℃.随着盐度的增加,海水的冰点和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也逐渐降低.海冰初生时,呈针状或薄片状冰晶.
海水结冰后不是淡水.海水的冰点是一个不确定的温度.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所以海水冰点的变化与海水盐度和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当盐度达到24.695的时候,海水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和冰点的温度一样,都是-1.332℃.海水的冰点低于淡水,并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表层水开始结冰,析出盐类而使邻近水层的盐度增大,使邻近的海水的冰点再次下降.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接近冰点时,海面才会凝固结冰.所以,海冰
冬天海水结冰是可能.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二是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三是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海水的冰点低于淡水,并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因此,海洋只有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接近冰点时,海面才会凝固结冰.
海水的凝固点低于0摄氏度,形成晶核时,释放热,周围温度升高,溶解度稍增大,氯化钠增多,如果气温很低,会继续结冰,析出氯化钠,也就是说冰中的氯化钠"浓度"大于水中的浓度,但脱盐淡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盐的溶解度随溶液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溶解度降低盐会结晶析出.
1.有季风和海洋洋流的存在,使得海水能够进行热能量交换,从赤道流向两极的或者从两极流向赤道的,海洋在总体上是相通的,四大洋他们是一个整体,热量有一定的平衡传递. 2.海水含盐度很高,降低了海水的冰点.淡水结冰是在0度,含10‰盐度的水冰点为-0.5℃,而含35‰盐度的水冰点是-1.9℃.地球上各大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4.48‰,因此,海水的冰点在-1.9℃左右. 3.海水的最大密度不是在4℃,而是随盐度增加而降低.它的降低速度比冰点随盐度增加而降低的速度快.从下图可以看出,两条下降线相交于24.7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 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 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 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淡水在4摄氏度左右密度最大,水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即可结冰.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时所需的温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低于4摄氏度.随着盐度的增加,海水的冰点和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也逐渐降低.
因为当海水结冰时,海水中的纯水就自动的分离出来,而把海水中所含的盐类排斥在外,于是,冰块就变淡了,冰块溶化时的水就成为淡水了,海水结冰可以排除其它杂质的现象可以启示人们用冷凝法进行海水淡化. 海水是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海水是流动的,对于人类来说,可用水量是不受限制的.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产,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海水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源和气候的调节器,世界海洋每年蒸发的淡水有450万立方公里,其中90%通过降雨返回海
淡水在0℃结冰,叫做冰点.而海水的凝固点是一个不确定的温度,海水的凝固点低于淡水,并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表层水开始结冰,析出盐类而使邻近水层的盐度增大,使邻近的海水的凝固点再次下降. 海水结冰的条件是什么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降到0℃以下即可结冰.海水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