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告官要打先打五十大板

清朝时,如果民告官私自越级告状,就要先打五十大板。

《大清律》中有: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即实,亦笞五十,须本管官司不受理或受理而亏枉者,方赴上司陈告。

解释:打官司时,必须自上而下诉讼,如果越过管理本地的官员,去向更高一级的官员告状,即使是事实,也要先杖打五十,需要本地管理官员不受理或者受理后觉得冤枉,才可以向更高一级的官员告状。

时间: 2024-10-21 22:50:38

古代民告官要打先打五十大板的相关文章

清朝民告官会被流放吗

1清朝民告官不一定会被流放,看民告官是否越诉. 2.清朝规定严格的逐级告状制度,凡词讼须自下而上陈告,先经州县衙门审断,再向上司衙门逐级上控,如越级控诉,即为越诉.京控是在<大清会典·刑律>诉讼门中的越诉项里的,哪怕告实,也须罚笞五十.叩阍则不属于越诉,属直诉,与京控最大的不同是妄奏照冲突仪仗问罪,判杖一百,发近边充军.乾隆中期后,对叩阍的量刑趋严,即使控实也有罪:但是京控得实却可能免议,即使出现诬告的情况,获罪也不会太重.

民告官中的官是指

在我国,行政诉讼被俗称为"民告官". 这里的"官",即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其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经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的组织,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并且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非行政主体不能作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镇长相当于古代几品官

古代,县长也就相当于古代的九品官,镇长在古代通常是从九品或者是比九品官还小的官员. 实行九品中正制官阶的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当时九品官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职位就是县令了,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县令也就相当于县长的角色.而在县令之下,还有一些县级税课司大使之类的官职,这些官职放在今天来看,相当于是县教育局局长和县税务局局长的位置.

为什么古代戏子叫官

古代戏子叫官,是因为草字头加一个"官"字是"菅"字."菅"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她们从前都是清白人家的女儿,由于贫穷被卖来当戏子,遭人取笑玩弄侮辱谩骂,她们同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与佩凤.偕鸳.香菱等姬妾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她们的命运如同其名字所显示的一样不过是淤泥中的草芥.

古代五十年简称什么

半百.知天命.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五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没有"五十不惑的说法",应该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全话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大泉五十哪种最值钱

"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近年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详细情况: 1.官铸的"大泉五十"钱径约28毫米,质重十二铢,出土实物合今制8克: 2.厚重型多系早期铸造,重量10克左右,实物中有重达15克者: 3.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废止宝货制允许"大泉五十"贬值."

四十岁叫不惑之年那五十叫什么

五十岁叫做知命之年. 知命在古代是代指年龄的称呼,因为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而且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的,并且一直被沿用至今. 古人一般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例如: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人不惑之年是指五十岁对吗

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而不是五十岁. 古代男子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是使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其对应关系如下: 垂髫:指三岁至九岁的儿童:总角:指九岁至十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而立:指男子三十岁,立含有立身.立志的意思:不惑:指男子四十岁,不惑含有不迷惑.不糊涂的意思:知命:指男子五十岁,知命有知天命的意思:花甲:指男子六十岁:古稀:指男子七十岁:耄耋:指男子八十或九十岁:期颐:指男子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