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加冠的加的意思

加是带上的意思。

既加冠,直译为戴上帽子之后,意译是成年以后。

该句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通过叙述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难困苦,但终有所成,来勉励马生努力学习。这篇文章是元末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

时间: 2024-11-13 08:52:06

既加冠的加的意思的相关文章

既加冠的加什么意思

"既加冠"出自于元末明初宋濂的作品<送东阳马生序>,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既加冠:到了成年时.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冠"指古人的加冠礼,可指帽子."加"的意思为戴."加冠"指戴帽子,表示成年. 类似于表示年龄的词有总角.垂髫.束发.及笄.而立.花甲等.

加冠是多大年龄

加冠20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出自汉刘向<说苑·修文>.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其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既加冠的既是什么意思

1.既jì:此处为副词,意为"已经". 2.出自: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翻译: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为什么说加冠是成年的开始呢

在古代"冠"与"未冠"是划分成年与未成年的标志.冠者,即已加冠的成人,他们都已经越过成年的门槛,完成了一场极其重要的人生礼仪--冠礼.成人礼是一场承上启下的标志性礼仪,对于华夏民族,则以"冠礼""笄礼"的形式存在了两千多年.

赢政什么时候加冠的

赢政是在21岁那一年加冠的,秦王嬴政继位九年,在雍城举行加冠礼,加冠是周朝礼乐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礼仪,这个礼仪一直要用后世的历朝历代,赢政开始执掌大权,亲临朝政. 在周礼的定制者认为,男子20岁才是成年,到了这个年纪你才可以取别名,也就是"字".也就是到了20岁,男子就可以任职于官位,才能明媒正娶.所以在20岁举行冠礼的时候是人生中极为隆重的礼节,这个时候需要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来戴上帽子.

介词接名词时一定要加冠词吗

介词接名词时不一定要加冠词.单数名词一定要带冠词,复数或不可数名词若不是特指就不用加冠词,若是特指,则需要加冠词. 以下情况不用冠词: 1.在专有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 2.在名词前有限定或修饰词. 3.在星期.季节.月份.节日前. 4.三餐.球类运动前.

最小的年龄是豆蔻还是加冠

最小的年龄是垂髻. 1.垂髻是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 2.豆蔻年华是指少女十三岁,也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唐代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加冠指满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加冠之礼是什么仪式

成人礼的仪式,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之礼"表示成年.华夏民族的成人之礼.按照上古流传之古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许嫁之后行笄礼,最迟到二十岁就算没有许嫁也要行笄礼,象征着成年之礼.仪式庄重大方,一方面让受礼之人感到成人之后所要担负的责任,另一方面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十数年从一孩童哺育成人之不易,实不敢更不能忘之.传统的礼仪在今天也能绽放出现代的光芒,比如因当下男女平等之社会,女子通常都在十八岁行笄礼,男子则保留在二十岁.行礼之人,现时都是热爱华夏优秀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一代人.

所有名词前面都要加冠词嘛

例如:不可数名词和可数名词复数表示种类时,不需要加定冠词. 一般名词前都有限定词,限定词包括:冠词,数词和一些表示数量形容词如some, any等,表示个体形容词如each, every, both, neither, either等,指示形容词如this, that, those, these, such等,物主形容词如my, your等,疑问形容词如which, what, whose等和物质形容词如next, only等. 所以不是所有名词前面都要加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