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夜颂的写作背景

《夜颂》一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准风月谈》,作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八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日《申报·自由谈》,署名“游光”,后收入《准风月谈》。

当时鲁迅写这篇文章是用“游光”这个笔名写的,首用于杂文《夜颂》。许广平说:“在《准风月谈》里用‘游光’笔名所写的文章多半是关于夜的东西。如《夜颂》、《谈蝙蝠》、《秋夜纪游》、《文床秋梦》”。“游光”含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

鲁迅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10篇散文);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时间: 2024-12-23 00:16:03

鲁迅夜颂的写作背景的相关文章

写作背景是什么意思

写作背景简单的说来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一种社会环境,所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写出了这种文章或小说. 著名作品的写作背景: 1.鲁迅<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 2.朱自清<背影>写作背景 <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写下的一篇散文名篇,记述的是

夜书所见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夜书所见的写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

鲁迅的写作背景及大概内容

1.写作背景:从文化背景看,<野草>是一部充满着象征主义的散文诗集,象征主义作为一个自觉的文艺流派运动是从19世纪80年代法国作家莫瑞阿斯在<费加罗报>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时开始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20年代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范围的现代派文艺运动:从时代背景看,<野草>创作于军阀混战,五四新运动兴起的时期:从写作过程看,<新青年>团队的解散使得鲁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 2.大概内容:<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

问一下自嘲的写作背景

<自嘲>的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在北京时,曾被北洋军阀政府免职通缉,受到一些文人的攻击和陷害.三十年代初期鲁迅在上海,又遭受当时国民党统治者的种种威胁和迫害.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一面禁止书报,封闭书店,颁布恶出版法,通缉著作家,一面将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处以死刑.作者鲁迅的处境十分险恶. 据<鲁迅日记>记载,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郁达夫同王映霞于聚丰园宴请作者鲁迅,鲁迅结合7日前的谈话有感而作<自嘲>,当时同席的还有柳亚子夫妇. <自嘲>是现代文学

有的人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1949年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看到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等,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睹物思人,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了自己对纪念鲁迅先生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酒楼上的写作背景

<在酒楼上>写作背景: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

西风的写作背景

西风,原本象征当时的革命像西风一样战胜一切,现在多象征一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西风精神.出自<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 写作背景: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竞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2.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3.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啊

写作背景: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心情苦闷不得志.文中与客人游览赤壁,借客人之口阐述自己的心情所思所想,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抒发自己想要建功立业却不得志,有感叹人生的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自己又回答客人,表明自己豁达的态度.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