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和太尉哪个官职大

宋朝干部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为18个级别,主要级别如下: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少师,少傅,少保,亲王;

从一品:枢密使,郡王,太子太保等;

正二品:太尉,参知政事;

从二品:御史大夫,六部尚书,金吾卫上将军,节度使;

正三品:翰林学士,散骑常侍等;

从三品:御史中丞,开封尹,上将军,护军,正议大夫,通奉大夫。

时间: 2024-12-31 07:03:33

枢密使和太尉哪个官职大的相关文章

枢密使和宰相哪个官大

宰相是朝廷高级官员的总称,枢密使也是宰相.历史上只有宋朝设枢密使,由于宋朝重文轻武,枢密使地位自然低于首席宰相,即使这样,枢密使多由文官担任,甚至丞相兼任.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

枢密副使是个什么官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 枢密副使即为枢密使副职,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南院枢密使是什么官职

南院枢密使是南枢密院长官,总领汉人军民政事.南院枢密使为契丹南枢密院长官,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元好问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见<辽史·百官志一>.其官佐还有知南院枢密使事.知南院枢密事.南院枢密副使等.南院指契丹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

枢密使是哪个朝代的

枢密使是北宋时设立的官衔.枢密院,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官任之.后唐时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 宋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辽代按南北面官设北枢密院和南枢密院.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朱元璋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

狄仁杰和李元芳谁的官职大

狄仁杰在朝中位列司空,官至正一品,李元芳官拜正三品千牛卫大将军,实职为狄公卫队长,故狄仁杰官职更高.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李元芳是狄仁杰的卫队长,狄仁杰身边很能干的助手.他性情刚烈,做事认真,且原则性很强.其武功独步天下,胆识过人.善使幽兰剑,链子刀,曾先后击败过虺文忠.元齐.乌勒质等绝顶高手.

锦衣卫镇抚使相当于什么官

锦衣卫镇抚使相当于从四品官级. 锦衣卫指挥使是统领整个锦衣卫的最大官职,正三品官衔,而掌管"北镇抚司"部门的镇抚使是从四品,但是镇抚使却可以越多级直接向天子汇报工作,可见在锦衣卫的机构里,不是看谁的宫职大,而是看谁掌管着"北镇抚司",能掌管"北镇抚司"的人,才是整个锦衣卫的实际领导人. 锦衣卫是一个军政特务机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同时也是皇帝用来监视众臣加强政权集中统一的一种手段.

安抚使是几品官

安抚使是二品以上的官,安抚使是中国古代官名,为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 官品低者称管勾或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陕西.河东.广南等路,以关系至要,称经略安抚使,以直秘阁以上充任.其官署名安抚使司,亦称为"帅司".元代仅于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参用土官.

明朝的都指挥使是个什么官啊

都指挥使司是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 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沿革,

枢密使是什么官和宰相

"枢密使"是"枢密院"的主官,主要的职责是辅佐宰相,分掌军政,通俗一点说就是掌管统军治国相关的事务.大到兵防.边备.戎马相关政令的制定,传达皇帝的秘密指令,辅助国家治理:小到侍卫排班,内外禁兵的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都在"枢密使"的职责范围内. 设立初期"枢密使"多由宦官担任,五代时期改由士人担任,后来逐渐被武臣掌控.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牢牢掌控军政大权,权利范围得到了扩大,地位也迅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