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到,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即使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出处:《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时间: 2024-11-06 07:58:23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的相关文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下一句是什么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下一句是: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出自于<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是什么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中包含两个成语在里面,即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士别三日指别人有进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出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劝学>)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什么意思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是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出自<三国志>,原文: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谁

说的是东汉末年名将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出自<三国志·吴志·吕传>注引<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造句 1.鲁肃曾言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也. 2.行啊胖子,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3.你进步这么快,真是让人刮目相待. 4.还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 5.沈大少,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刮目相看造句 1.小红变得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对她刮目相看的人不在少数. 2.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典故

出处: 出处一:<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出处二:<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意思: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

有关人不可貌相的名言

1.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唯有人的心灵才是真实的.严格来说,相貌不过是一种面具,真正的在人的内部. 5.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这样来评论一个人.

以貌取人的名言

1.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一个人的美在于他的心灵,而不在于他的外表容貌美丑,皆是皮下白骨,表象声色,又有什么分别?

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

刮目相看的意思是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形容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刮目即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刮目相看是一个汉语成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刮目相看的刮是什么意思

"刮"是指用刀子刮去物体表面的东西,刮目相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uāmùxiāngkàn,意思是指别人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所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