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添作五的珠算口诀是什么

“二一添作五”是10除以2等于5的意思。这里二是除数,一是指被除数,看定位情况,一可能代表10,也可能代表1,添作五是原本是一添上四个珠变成五就代表商。

本为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1/2=0.5的意思。借指双方平分或平均承担责任和任务。欧阳山《高干大》第十二章:“你们每个人都得了一百五十元。这叫做二一添作五,谁也不占谁的便宜。”张天翼《清明时节》六:“至于做门的工钱,我跟你二一添作五”延展。

时间: 2024-12-09 17:17:13

二一添作五的珠算口诀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珠算口诀怎么理解

上:是指将梁下面靠下框的珠子拨到靠梁,或者将靠梁上面的珠子拨到靠上框,四上四:加4就是拨四个下珠靠梁,第一个数是要加的数.下:与上相反. 去,是指拨去.减去的意思,将靠梁的珠子拨到靠框,四下五去一,第一个数是要加的数,下五的意思是将5靠梁,去4,是将靠梁的四颗下珠拨去,也可以叫减4.比如4+4. 进:在前一档进一,四去六进一,比如6+4,先拨入6,加4,需要在前一档加1,然后再本当拨去6. 扩展资料: 珠算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

那个朝代最开始会用珠算

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 "筹算"就是运用"筹码",就是一种削制竹签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开始用"筹算"乘除法,到了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明代数学家吴敬著<算法十全>中,已正式有了"算盘"这一名称.约在明代初年,算盘逐渐流行,而论述算盘的著作,在十五世纪中叶已经很多了.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方便,遂在我国普遍应用.同时,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

1去7进3退6什么意思

1去7进3退6是珠算口诀,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刘洪(约公元129~210),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东汉鲁王刘兴后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后世尊为"算圣".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2008

1千多年前中国人用什么计算

1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盘计算,算盘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又简便,所以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现在,算盘在亚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继续使用,尤其见于商店之中,可以从供应中国商品和日本商品的商店里买到.

什么是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全称<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程大位著.<算法统宗>列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评述了珠算规则,完善了珠算口诀,确立了算盘用法,完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彻底转变. <算法统宗>从初版至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翻刻本.改编本,民间还有各种抄本流传,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象棋中逢二进三是那步棋

没有逢二进三这步棋,这应该是一句珠算口诀.逢字可以是马,车,炮.象棋盘竖线红黑两房分别从右往左分别标上序号,红方用中文数字,黑方用阿拉伯数字.红方从右往左第二竖行就是二路线,以此类推.马二进三是二路线的马前进到到三路线去,车二进三,炮儿进三分别是二路线的车或炮往前走三格

徽州名人知多少

列举如下: 1.朱熹,南宋大学者,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婺源县人,1148年考中进士,曾任秘书修撰,定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谥赠大师,封徽国公. 2.程大位,明代著名数学家,珠算大师,字汝思,屯溪区人.少年经商,中年弃商归里,专心著书,有感于商务往来中珠算的传统筹码计数法的不便,1592年著成<算法统宗>17卷及1598年的简明本<算法纂要>4卷,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诀. 3.詹天佑,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

什么什么什么除的成语

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净利索: 扶辇下除: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 罪以功除:所犯的罪行可以用功劳来抵除,指将功折罪: 药到病除: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日月其除:日月流逝,指光阴不待: 加减乘除:算数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蔓草难除:蔓生的草难以彻底清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生,就难以消灭.

二一添作五什么意思

1.二一添作五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èryītiānzuòwǔ,本为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借指双方平分或平均承担责任和任务. 2.出自清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