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福字碑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当年嘉庆查抄和珅府时,想把这个福字移到皇宫,但是和珅设计巧妙,动福字就动龙脉,这是皇帝最忌讳的,大怒之下,下令将假山封死,从此,康熙墨宝福字就在史书中消失了。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恭王府视察时,发现滴翠岩的石岩造型酷似“二龙戏珠”,依据“遇龙必有皇家之物”的说法,让工作人员仔细查找并掘开被封堵200多年的秘云洞,使福字碑重见天日。

时间: 2024-07-30 08:55:32

恭王府福字碑的故事的相关文章

恭王府福字来历

位于北京恭王府花园的一块石碑,花园一进门有一个"福"字碑,这个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御笔. 相传,孝庄皇太后在六十大寿之前忽然生了重病.康熙帝效仿古人为祖母请福续寿,在沐浴斋戒了三天之后,一气呵成了这幅绝世的珍品,还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意思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孝庄皇太后收到这份大礼后不久,就恢复了健康.她特意让工匠将这个福字刻为石碑,成了皇家的宝贝.而且康熙一生很少题字的,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所

和珅的福字碑哪来的

是和珅从宫中偷运出的,他把福字碑镶嵌到园中秘云洞内的石壁上,而此石壁上隐藏了一个寿字,碑上的"福"字正好是那个"寿"字的一点,使这里成了"福中有寿,寿中有福"的风水宝地.和珅命人运来了几千块太湖石,在花园的中轴线上砌成一条巨龙,他将"福"字碑藏在龙穴悉心供奉,称之为"洞天福地".和珅从此洪福齐天,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一时富可敌国.

恭王府旅游攻略

1.银安殿.旅游胜地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 2.恭王府几座主要厅堂的内檐装修不仅是多宝格.隔断,还可举出仙楼.神殿带毗卢帽的祭灶等装修也与宫廷中别无二制.并有室内假山水池,装修成室内小园林,更是别出心裁. 3.从样式雷图中可以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建筑多达二十余处,而且具有多种类型,如太师壁.宝座床.碧纱橱.祭灶.万字炕.几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 4.恭王府内各厅堂的空间根据

恭王府的福字有什么讲究

恭王府花园里有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个秘云洞,洞里有块刻着一个大大"福"字的石碑,被称为天下第一福,也是唯一不能倒挂的福.此为康熙御笔,为献给孝庄太后的六十大寿礼物. 单看左半边:是一个"才"字,再把点挡上来看是一个"子"字. 单看右半边:是一个"寿"字,右上角是一个"多"字,右下角是一个"田"字. 所以这个福字是: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怎么挂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可以挂在北墙以祈福全家平安.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福字倒贴的寓意

春节,在许多家庭院落的门窗上,往往会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这可算得上是我国人民的一个传统习俗了.据<梦粱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康熙御笔福字真迹在哪馆藏

康熙御笔福字真迹其实是北京恭王府花园的一块石碑,在秘云洞正中央. 相传, 孝庄皇太后在六十大寿之前忽然生了重病.康熙帝效仿古人为祖母请福续寿,在沐浴斋戒了三天之后,一气呵成了这幅绝世的珍品,还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意思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孝庄皇太后收到这份大礼后不久,就恢复了健康.她特意让工匠将这个福字刻为石碑,成了皇家的宝贝.而且康熙一生很少题字的,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所以这个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恭王府的主要景观

1.银安殿:俗称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2.嘉乐堂:和珅时期之建筑.悬挂有"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 3.后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

为什么大门的福字不宜倒贴

1.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2.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点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 3.冯骥才认为,民俗讲求规范.该轻松处便轻松,该庄重处必庄重: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规范具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