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歌选自哪本书

花之歌选自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而作者纪·哈·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哲理诗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

时间: 2024-09-08 09:52:51

花之歌选自哪本书的相关文章

铁杵成针选自哪本书

铁杵成针选自<方舆胜览>这本书.<方舆胜览>是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全书共七十卷.主要记载了南宋临安府所辖地区的郡名.风俗.人物.题咏等内容.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

渔夫的故事选自哪本书

1.<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这本书又叫<一千零一夜>,它是一部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 2.<渔夫的故事>极其生动地叙述了渔夫打鱼,遇见魔鬼,最后战胜魔鬼的经过,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3.书中的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有冒险故事.恋爱故事.历史故事.也有寓言和童话,故事的背景很广阔,有的在巴格达,有的在埃及,有的在法兰西,有的在中国. 4.故事既带有传奇的

紫藤萝瀑布选自哪本书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

丁香结选自哪本书

丁香结选自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人的一生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自己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自己幽怨的"丁香结". 丁香,它承载着苦难和愁怨,是作者刻意寻找的寄托情思攀升思维的依凭.春天一来,丁香这自然中的普通花束就充满了城里城外.校内校外,也充满了作者的斗室,"照耀着文思和梦想".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给之以尺幅千里的功效.

金钱的魔力选自哪本书

1.金钱的魔力选自<百万英镑>. 2.<金钱的魔力>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此文也在人教版小学五下24课出现过.题目中的"金钱"指货币:钱."魔力"指使人的爱好.沉迷的吸引力. 3.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到裁缝店买衣服时,先遭到冷落,而后由于拿出大钞又备受关注的故事. 4.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月下独酌选自哪本书

"月下独酌"不是哪本书的内容,而是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诗名就叫做<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刷子李选自哪本书

1.<刷子李>选自<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 2.后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3课.讲述了刷子李虽然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 3.<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2008年版本包含18篇小说,2016年版本包含36篇小说.

孔乙己选自哪本书

选自<呐喊>.<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qu

社戏选自哪本书

1.<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2.<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3.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