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欧阳修的采桑子的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

时间: 2025-01-02 21:13:25

求欧阳修的采桑子的赏析的相关文章

求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赏析

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阑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 此刻当送刘原甫出守扬州之际,词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杨柳,其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感情深化的基础,词人在平山堂前种下杨柳,不到一年,便离开扬州,移任颍州,在这几年中,杨柳之枝枝叶叶都牵动着词人的感情. 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

欧阳修的采桑子的内容主旨

<采桑子十首>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西湖之美,以清丽明快之景入词,抒发词人欧阳修对西湖胜景的喜爱之情和恬淡自适的生活情调,同时表达了词人留连光景的喜悦心情. <采桑子>在内容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作专以抒写浓重的忧伤情绪为主要内容的格局,其中前九首写景,最后一首抒情.欧阳修晚年退居州颍州,极喜爱颍州西湖的景色.全词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这组词每首起句均以"西湖好"引起吟咏,写尽了暮春西湖迷离的美,词之语言清丽,风

欧阳修的采桑子抒发了什么感情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组词<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此词写暮春依栏观湖游兴之感,描写了颍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的风姿,词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闲适之情.上片写暮春之景,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全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词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于落寞中尚有空虚之感,文字疏隽,感情含蓄.

求哈母雷特赏析

赏析: 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来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的命运面前,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可以凭借与依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人生之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自己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自己所要面对的.面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在两难问题里作出行动,在一个失去标准与可以衡量标准的尺度的世界里重建价值的体系与精神大厦.

求鲁迅好的故事赏析

<好的故事>赏析 从整个作品来看,作者通过一个梦幻的.好的故事,表现了对于昏沉现实的否定,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在作者看来,好的故事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还是不可能的,它只是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中,存在于作者的梦幻中.虽然如此,它也时时给在黑夜中生活的作者以生的鼓舞,让作者有所追求,有所奋斗,因而,这篇好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作者内心真.善.美世界的表露,它让读者看到了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对于作者一再声明自己的彷徨苦闷有了新的.更深刻的理解. 整个作品将梦幻与现实相交织,既表现了

欧阳修的梦中作的赏析

原文: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梦中作>翻译: 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 句子赏析: 第一句写静夜景色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 第二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

求老舍我这一辈子赏析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1937年7月1日载于<文学>第9卷第1号. 作品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挖掘对人民生存.命运的思考.这些文章或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轨迹,或书写知识分子的生活趣事,或描摹各地的风土人情,其作品充满生活情趣,其文笔细致入微,极尽渲染之笔触,更贯穿着老舍先生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体味人生哲思.

急求高适的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

求纳兰性德木兰花令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之讳,改名性德.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泪雨零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