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意:千里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夏衍在《学人谈治学》中也引用了这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建筑百丈高楼,不先打好地基是不行的。”

这句话是告诫人们要注意防备小的错误。

时间: 2024-11-13 08:57:01

什么始于足下的相关文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什么是谁写的

"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千里之行",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一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一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意思: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出自道德经一书.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

千里之外行始于足下啥意思

千里之外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语出老子<道德经>的第六十四章,原文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整句话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句话揭示一个道理:不管路有多难,多崎岖,只要抬起脚来走出我们的第一步,再远的路只有一步步去走,才可以到达,再大的困难,只要细心的,认真的去做就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

正如什么始于足下

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字面意思为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

如何理解立志当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当高远:制定目标应该高一点,目光放远一点.意思是能从容面对,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不能贪图眼前的小成功,不能迷失方向.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立志,并为之努力奋斗.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始于足下:眼下开始,从小事做起.不能眼高手低.光有目标,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这种目标就会变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出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本书

<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 该书原文分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不分章,后分1到37章为<道经>,38到81章为<德经>.它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