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三策指的是什么

1、取荆、益二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2、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那么霸业就可以成了,汉朝的江山又可以再次振兴。

3、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时间: 2024-10-08 09:55:48

诸葛亮的隆中三策指的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收二川指什么

<三国演义>中,"收二川"指诸葛亮为刘备收取东川和西川,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上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

诸葛亮住在隆中时刘备在哪

建安二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隐居起来,躬耕于南阳,从此隐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建安元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驻守徐州.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糜竺以家财助军.

襄阳与诸葛亮什么关系

襄阳与诸葛亮的关系:诸葛亮故居,指的就是湖北襄阳.诸葛亮隐居襄阳史实,青年诸葛亮经隆中对策辅佐汉室.实现三足鼎立的历史局面. 诸葛亮铜像:为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振名城风采,树襄阳形象,建立商家必争之地,襄阳市委.市政府,特塑诸葛亮铜像于广场.它既是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象征,也是全国最大的人像雕塑工程. 诸葛亮广场是湖北省襄阳市人民为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纪念三代下一人诸葛亮而建.襄阳市标志性景观之一,襄阳市政府塑诸葛亮铜像于广场.既彰显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象征,又是中国最大的人像雕塑工程. 位于历史文化名

出师表中诸葛亮是个怎么样的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诸葛亮:收二川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收二川"指诸葛亮为刘备收取东川和西川.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关于智绝诸葛亮的故事

1.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去茅庐访聘诸葛亮,最终打动诸葛亮,诸葛亮认主的故事: 2.草船借箭:诸葛亮答应周瑜三天借十万之箭,于是在大雾天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火烧赤壁:孙刘联军用火在长江赤壁大破曹操大军: 4.三气周瑜:诸葛亮与周瑜斗智,三次将周瑜气死的故事: 5.七擒孟获: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6.挥泪斩马谡: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于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7.空城计: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

诸葛亮的弟弟是谁

诸葛均为诸葛亮之弟,长水校尉,琅邪阳都人.自幼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叔父死后,与诸葛亮隐居隆中.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后,诸葛均仍在隆中.<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第二次来到草芦时,将诸葛均误以为是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出仕,他继续留守隆中,其后随兄长诸葛亮引荐才投归刘备.

诸葛亮被称为什么

公元197年(东汉建安二年),年仅十七岁的诸葛亮来到隆中,住在山间的一所草庐中.他经常到田里做点农活,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和钻研经史百家学说.他胸怀大志,虽隐居深山,仍密切注视着全国形势的发展和各派军事力量的变化,考虑着治理天下的大计.他经常和当地一些名士交往,谈古论今,品评人物,交流对时局的看法.诸葛亮才思敏捷,政治眼光锐利,对问题的认识往往超出常人一筹,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卧龙先生",把他比做隐伏在隆中的人中之龙.

怎样评价诸葛亮

有以下评价: 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他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以"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告诫自己,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2.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