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哪个书院

岳麓书院。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办,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晚清(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历史已逾千年。从古老的书院到湖南大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被当世学者誉为罕见的“千年学府”。

时间: 2024-08-21 11:25:58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哪个书院的相关文章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出处在哪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集句为联,最著名者,莫过长沙岳麓书院联.岳麓书院大门联即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该联作者在许多联书中均署名袁名曜,其实还有一位张中阶,所

惟楚有才于斯而盛什么意思

惟楚有才于斯而盛,翻译就是:楚国人才辈出,在这里更是多."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

惟楚有才为什么在湖南

"惟楚有才"是指楚地多人才杰俊的意思.楚国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淅川一带,楚国强盛时期的地盘很大,其中它最大的辖地包括湖南的全部地区,所以现"楚"多指湖南,"惟楚有才"多指人才杰俊集中在湖南.

惟楚有才指哪个省

湖南作为楚国故地,历来自称楚地.古长沙国为楚国文化的继承,以湖南为政治中心也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楚.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为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q

唯有楚才于斯为盛是什么意思

唯有楚才于斯为盛意思是楚国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岳麓书院更是楚国英才齐聚之会所.是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集句为联,最著名者,莫过长沙岳麓书院联.岳麓书院大门联即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惟楚有材的楚是指哪里

惟楚有材的楚是指楚国,楚国地域包括今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及安徽部分地区.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湖南省长沙市有一所著名的岳麓书院,书院大门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上联是:惟楚有材:下联是:于斯为盛.这副对联是清仁宗嘉庆中,名士袁名矅出上联,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贡生张中阶对出下联,取自<论语·泰伯>. 按<左传>原文,原文是"楚虽有材",这个虽字,指向性就非常明显了,主要是指楚国当时最发达区域的湖北.毕竟当时的湖南还没有开发.但到了清嘉庆年间,袁

惟楚有材是哪个省

惟楚有材是湖南省."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副对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后世指荆楚之地多人才之意.

惟楚有材出自哪里

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什么意思

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意思是改革进步会遇到阻力,需要坚强勇毅和笃行不懈.人的精神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改革中具有能动的认识和积极的反作用,勇毅.笃行的精神品格,对于改革实践尤为重要,弥足珍贵.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