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鼎的历史

鼎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鱼肉用。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现已发现的铜鼎,最大的高三尺。 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

大体说,商代前期多为圆腹尖足,也有为柱足方鼎和为扁足鼎。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失,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裆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点头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盖,盖上多有钮或三小兽。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里,鼎曾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鼎就失去了这种性质。

鼎这个炊具已经失传了,走遍大江南北,作为礼器的鼎也不复见,官府改用狮子镇守威严,雄狮踩个绣球,雌踩个小狮,礼器之鼎只在寺庙可以见到,作香炉用。从炊具到香炉,可谓从俗世到宗教,这段历程走得比较远,历史的烟尘也已经消散千年。

时间: 2024-10-07 23:47:54

关于鼎的历史的相关文章

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司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发展水平的巅峰.

南海镇在哪 南海镇介绍

1.南海镇在湖北省松滋市. 2.南海镇紧邻松滋市城郊,地势地貌较为复杂,丘陵.平原.湖泊兼有,全镇国土面积175.89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5.56万人(2017年)[1].辖二十一个村,一个社区居委会.南海镇风景秀美,物产丰富.南海镇镇党政机关设在距市城关6公里的磨盘洲,磨盘洲古称郧城,楚昭王所筑,孝子宫,碑亭子,剑峰丹鼎名胜历史悠久.

南海镇在哪

南海镇在湖北松滋市城郊,是松滋市的一个市辖镇,镇因境内的小南海而得名.南海镇地势地貌较为复杂,丘陵.平原.湖泊兼有,全镇国土面积175.89平方千米,总人口5.56万人,辖二十一个村,一个社区居委会.南海镇风景秀美,物产丰富.南海镇镇党政机关设在距市城关6公里的磨盘洲,磨盘洲古称郧城,楚昭王所筑,孝子宫,碑亭子,剑峰丹鼎名胜历史悠久.

历史上的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

历史上的秦武王确实是因为举鼎而死.秦武王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到公元前307年在位.公元前307年八月,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时与乌获.孟贲比赛举鼎,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当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过多,气绝而亡,时年二十三岁,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

简述铸刑鼎事件的历史意义

它宣告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的中国奴隶制法律形态的结束和成文法的诞生. 从此,将开始一种新的法律形态即 封建制法律,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拉开了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的帷幕.它拉开了中华法系的序幕,为历代封建王朝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秦汉以后封建法制的滥觞.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持续时间最长

中国历史上朝代最久的是周朝,共传30代,经37王,实际统治时间为791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鼎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司母戊鼎的器物功能是什么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原器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鼎力相助鼎的意思

鼎力相助鼎的意思是:大."鼎力相助"的意思是:大力的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这个成语出自:当代·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5章:"对于石云彪一类人物,理应鼎力相助."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处事.近义词是拔刀相助,反义词是袖手旁观.

四年级口语交际历史人物有哪些

四年级口语交际历史人物:毛遂.廉颇.司马光.匡衡.刘备.西门豹等,故事有:毛遂自荐.廉颇负荆请罪.司马光砸缸.匡衡凿壁偷光.刘备三顾茅庐.西门豹治邺等. 匡衡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做文不识,家中富裕,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主人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