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之争具体指什么

主要指洋务派的主张与思想同其他派别的碰撞,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随时代变迁指代不同,主要分三个阶段:

1、最初为顽固派与洋务派的争论,旨在讨论是否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清末,主要是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旨在是否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行君主立宪。

3、最终革命派严复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时间: 2025-01-05 00:50:26

体用之争具体指什么的相关文章

番位之争什么意思

番位之争是指演员对于出现在宣传物料和电影中的排位次序的比拼.一番也就是排在第一位的演员,一般来讲,番位是根据投资方,剧方,演员共同协商.番位起源于日本,在日本是不分男主角和女主角的,一般的电影只有主演,也就是一番,其他演员都是共演.

百天结婚争命什么意思

百天结婚争命指的是同一年出生,生日在一百天之内,夫妻出生日期太近,八字命理的阴阳五行相似犯伏吟煞,所以不好.五行流通生旺气.阴阳和谐大吉利.生日在100天之内,尤其同年同月出生的情况更不好,因为双方的阴阳五行气场高度相似一方面缺乏五行互补.阴阳调和,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类似于指南针的同性相斥.另外还有百天结婚争命的说法,意思是说夫妻生日相差不足一百天的会两命相争,互相不利于对方.个人八字大运不同.风水环境千差万别,夫妻生日相差不到一百天的影响不一样,可能影响婚后夫妻感情不和睦,可能影响事业财运,

山争大哥什么梗

"山争大哥"指的是演员徐峥,其中徐峥的"峥"字一分为二就有了"山争"这个词.其实之前<创造101>爆火的时候,孟美岐就被称为"山支大哥",与"山争大哥"有异曲同工之妙.徐峥被称"山争大哥"还要从他的微博超话说起,有网友嘲笑他微博超话签到才22个人,另外机场接机.打call值.明星势力榜都不行. 徐峥粉丝知道后立马不干了,不仅很快将超话签到人数翻了800多倍,甚至还拟出了各种粉

什么词什么理

符合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 1.释义:强词:强辩:夺:争.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2.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座上一人忽曰:孙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3.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4.例句:你明明错了,为什么还强词夺理呢. 5.近义词:理直气壮.蛮不讲理.不近情理.油腔滑调.满嘴胡缠. 6.反义词:义正辞严.言之成理.理直气壮.张口结舌.义正词严.

一个理字一个词字能组成啥成语

一个理字,一个词字,只能组成一个成语:强词夺理. 解释: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近义词:不近情理.油腔滑调.蛮横无理.蛮不讲理. 反义词:理直气壮.言之成理.义正辞严. 例句:国王强词夺理地回敬了他几句,随后转过身来拿我出气.

带鹅的四字词语

1.鹅行鸭步:步:走.像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2.千里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情谊. 3.鹅鸭之争:指细小的矛盾. 4.水尽鹅飞: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5.鹅存礼废: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作宾语.定语,指已经名不副实. 6.写经换鹅:作宾语.定语:指人的书法好. 7.鹅毛大雪: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强组词多音字组词

1.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2.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3.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4.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5.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6.繁荣富强: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7.强颜欢笑: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8.强词夺理: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9.争强好胜:争:争夺:强:优胜

描写蛮横的成语有哪些

1.蛮横无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2.强词夺理: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3.横行无忌: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4.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5.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理词少两笔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理词少两笔的成语有两个,分别是理屈词穷.强词夺理. 一.理屈词穷: 1.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2.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3.用法:贬义成语.一般用于争论中被驳倒而无话可说的人. 4.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二.强词夺理: 1.解释: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 2.出处:罗贯中&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