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是唐代哪个时期

1唐代中期的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

2、生于公元737年过世于公元792年

3、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4、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5、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6、作品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7、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时间: 2024-10-11 06:06:22

韦应物是唐代哪个时期的相关文章

韩愈是唐代哪个时期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因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贞元八年(792年)中进士,曾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quo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

1.韦应物是唐代的. 2.韦应物(737-791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藏书家,右丞相韦待价曾孙,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第三子.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韦应物字﹖

韦应物,字义博. 韦应物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历史上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却很少,人们只能依据韦应物诗歌中提供的线索,探究韦应物的生平事迹,所以他的字号长期无人知晓.直到近些年其墓志及夫人.儿子等人的墓志发现,才解开了众多谜团.如墓志记载韦应物字义博,他在三卫时的官职,历官十三任的经历,以前均不见记载.墓志显示终于官舍,贞元七年十一月归葬,进一步佐证韦应物死于贞元七年的说法.

大理古城什么好吃

1.雕梅: 是白族传统名特食品,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主产区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和大理市,其余大理州内各县均有分布,其中以洱源最为有名. 2.锅巴油粉: 是南涧县彝族风味小吃,是在云南民间煮制豌豆粉的基拙上,变一次成熟为两次成熟,把制皮与制粉分开,然后合二为一,故成品层次显明似千层豆粉,口感各异,油粉软糯细腻,入口即化,锅巴绵韧耐嚼,滋味别具,成品有凉吃和热吃两种,均软嫩味美,锅巴香酥.清润爽口.别具风味,属于云南豌豆粉中的上品

野度无人舟自横上一句什么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原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白话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杜甫的三别是哪三别

杜甫的三别指的是<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这三首诗歌.杜甫因为他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疾苦而被称作"诗史","三吏三别"就是杜甫的代表作,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动荡的历史. <新婚别>是以新婚妻子的口吻来写的,昨天晚上夫妻新婚燕尔,今天丈夫就要去军中服役,劳燕分飞,妻子万分不舍,恨不得生死相随,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在家等待丈夫,"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塑造了一个极尽哀怨.却又

送兄作者的详细介绍

七岁女子,唐代武则天时期南海人.其真实姓名.生卒时间皆无从考证.幼年即能诗,被后人称为"女神童""奇女子".存世作品仅<送兄>诗一首,载于<全唐诗>. 这首诗通过送别兄长时的场景描写,表达出真挚的同胞亲情.前两句写别时的场景,借景寓情,以离别的路上见到的云喻兄长四海飘泊,又以离亭边的树枝象征着兄长即要离开亲人,离开家乡:后两句抒情,移情于景,诗人感叹人不如雁,雁尚能相亲相近,同往同归,不分不离,而人生老是离别,叫人感伤嗟叹,表现心境的不平静和

秋夜寄邱员外赏析

<秋夜寄邱员外>作者是韦应物,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人. 原诗: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在深秋时节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句写作者,即怀人之人:后半句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全诗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平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关于龙门石窟的详细介绍资料急求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