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磷转化为白磷的实验现象

红磷转化为白磷的实验做法及现象: 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部放置少量红磷并加热,玻璃管内有白色蒸气产生,玻璃管内壁冷的地方有白色固体附着。

磷有四种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紫磷、黑磷,它们的化学式可以简写为P。白磷是无色的透明结晶固体,红磷是红棕色粉末。在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红磷加热到416℃时就会升华,其蒸气冷却后变成白磷。该过程为吸热反应。

时间: 2024-07-31 18:57:59

红磷转化为白磷的实验现象的相关文章

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1.现象为:燃烧,发出火焰,放出热量且生成白烟,最后生成白色固体. 2.实验中要注意: 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放出的热使空气膨胀,因此瓶塞常被冲开,导致实验失败.用一气球扎在带单孔的瓶塞上可以防止此现象的发生.此外,整个实验过程应该在通风状况良好或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因为磷的氧化物五氧化二磷有剧毒.

红磷白磷燃烧实验气球的作用

红磷白磷燃烧实验气球主要是因为磷刚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热会导致装置中的气体膨胀,会使胶塞弹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有了这个气球,就可以防此现象的出现. 红磷 红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5位,元素符号P.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克/厘米3,加热升华,但在4300千帕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无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烟有毒. 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光磷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200℃以上着火(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现象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现象为: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如下: 碳酸氢铵在受热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原为白色固体,溶解后表现为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所生成的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对实验现象并无影响.

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和文字表达式

1.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若还原为三氧化二铁.则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文字表达式为:碳加氧化铁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碳.若还原为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文字表达式为:碳加氧化铁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加二氧化碳.且如果把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都会出现混浊: 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有红色固体出现,如果使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则无水硫酸铜会变蓝.文字表达式为:氧化铜加氢气生存铜单质和水.

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有红色粉末生成,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反应的化学过程为:木炭具有还原性,所以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在这个反应里,氧化铜失去氧而变成铜,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木炭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实验步骤: 1.按从下到上安装好仪器,试管中略向下倾斜. 2.将木炭粉和黑色氧化铜分别充分烘干后,按一定的质量比称取两种黑色粉末,放入研钵中反复研碎.混匀. 3.用药匙或小纸槽将黑色混合物放进试管底部,塞上带有橡皮塞的直角

如何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可以根据时间段把观察分为三个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可以把观察内容分三类: 1.形态: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液.固.溶解.沉淀的析出.气泡.气味等. 2.外观:包括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等. 3.能量:包括物质变化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爆炸等. 描述实验现象 1.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 2.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3.要用科学的化学术语,不能口语化.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现象

通过纸层析法完成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实验现象如下: 1.会在纸带上出现四条色素带,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上升快,所以四种色素会分开. 2.色素带宽度不同,因为在植物细胞内,色素含量不同,色素越多,色素带越宽.

蓝瓶子实验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⒈溶液呈蓝色,溶液褪色. ⒉1号试管始终呈无色,2号试管振荡后变蓝,然后自下而上褪色. ⒊1号试管振荡后变蓝,然后自下而上褪色,3号试管振荡试管后蓝色较1号试管深,然后自下而上褪色. 实验步骤: ⒈锥形瓶中加50毫升水,1.5克葡萄糖,逐滴,滴入8到10滴百分之零点一的亚甲基蓝,振荡至溶液呈蓝色. ⒉加入2毫升百分之三十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并静置锥形瓶,观察并记录现象.再振荡锥形瓶至溶液变蓝,静置锥形瓶,连续记录两次振荡周期. ⒊将溶液分装在两个小试管中,1号试管装满,2号试管装半管

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光波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 中央条纹最亮,同时也最宽,约为其他明条纹宽度的两倍.中央条纹两侧,光强度迅速减小,直至第一暗条纹:随后光强又逐渐增大成为第一明条纹,依此类推.分析图中光强条纹与光强图线的对应关系,可见光强条纹的明暗.宽窄都对应着光强图线的高低及宽窄:光的衍射仅与缝的宽度有关.缝宽越大,光强度(光的能量)越集中于中央条纹,所形成的图线中央峰窄而高.随着缝宽进一步加大,衍射图线的中央峰将被压缩成一条亮线,基本观察不到衍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