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怎样削藩的

1673年,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敢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1681年,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

时间: 2024-09-10 03:06:34

康熙是怎样削藩的的相关文章

康熙为什么急削藩

因为藩王的势力已经危险康熙的统治.为巩固清王朝,康熙必须削弱异性王的权力.清初封明朝三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为三藩,屏卫西南.华南以及东南地区.至康熙朝,三藩势力渐大,隐隐有割据之意,康熙帝决意削藩.

康熙削藩削的是哪三个王

三王是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 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 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敢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 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反叛力量而孤立吴三桂

问下朱棣削藩是怎么回事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守卫边疆,依制可配备部分数目的卫队.朱棣封燕王于北京,对元朝残馀势力进行追剿.朱元璋病逝后,因皇太子早丧而由皇太孙即位.新皇建文帝逐步削减藩王权力,引发诸王不满,燕王以清君侧为名,进兵南京,史称"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登基之后认为藩王权利过大,拥兵自重,开始进行削藩政策.

削藩什么意思

削藩是西汉文景时期削减诸侯封地和权力的措施.刘邦在逐步消灭异姓王的同时,曾大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认为这是天下同姓一家,可以屏藩朝廷.汉文帝继位后,为加强自己的地位,采用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书·贾谊传>的策略,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诸侯国析为几个小国,以图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但是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景帝继位后,中央专制皇权与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唐朝为什么不削藩

1.唐朝中央政府不允许割据型藩镇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又没能力摆平他们,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割据下去: 2.割据型藩镇如同其他历史时期的军阀一般,其实也想通过相互兼并扩张势力甚至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但一则遭到中央政府打压,二则藩镇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谁也打服不谁,于是他们也长期共存下去,直到五代时期才有彻底的格局变化. 要想解决藩镇割据问题,从制度上废除这种不合理设置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唐朝政府一直都办不到,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从762年安史之乱结束割据型藩镇开始出现,到藩镇制度被彻底废除,刚好两

历史上曹错的削藩是错还是对

曹错的想法在当时具有积极地意义.这正是皇帝心中所想,但是皇帝要顾全大局,不会轻易发起战争,因为汉朝当时建国初期,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是很高,一旦战争开始,天下大乱,正巧有晁错提出了这个想法,正合皇帝之意.这样才能中央集权专制,如果一旦分割开来,又回到了当初春秋战国的时候,虽为刘姓子孙,但是没有人不想当皇帝,所以每个人都在暗中准备.这对皇帝不利,一旦战争开始,受苦的必然是百姓.所以,晁错的想法在当时是对的,只不过,他却可怜的成为了皇帝欲扫清障碍的铺路砖.面对自己的天下,牺牲一个曹错,显然对皇帝来说是值

汉武帝的削藩政策是什么

推恩令.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令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分崩离析.自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康熙撤三藩是什么意思

康熙撤三藩指的是三藩之乱,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 康熙皇帝即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或

康熙撤藩成功了吗

康熙撤藩成功了,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