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东吴是谁灭的

东吴是西晋司马炎所灭。

吴国是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割据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222年孙权为吴王,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实际已脱离曹魏控制。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国号为吴,孙吴正式建国。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国土面积在三国中仅次于曹魏。起初建都于吴郡,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 孙吴雄踞江东,竭力发展经济,为开发江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公元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时间: 2024-09-02 21:53:55

三国时东吴是谁灭的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东吴孙权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三国时东吴孙权的都城在建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平方千米,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7万人,城镇人口678.14万人,城镇化率百分之八十二,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三国时东吴的都城在哪里

三国时东吴的都城在建业. 吴国,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帝,共五十二年.孙吴势力发迹于孙坚.孙策时期.孙吴为开发江南地区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展开海上交流,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曾到达吴都建业.吴国的灭亡也标志着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三国时东吴大将举几个及简介

1.张昭,156年至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4.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5.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

三国时东吴江都是今天哪里

是指今江苏扬州西南.江都区是江苏省扬州市下辖区,地处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西傍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东与泰州市接壤,北与高邮市毗连.江都区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从事各项农业生产活动.春秋时期属吴国.秦楚之际,项羽欲在广陵临江建都,始称江都.

三国时汉中是什么地方

三国时,汉中隶属于蜀汉政权,也就是今陕西汉中市.魏景元四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汉中的简介 汉中市,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 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汉中自古就被赞誉为

三国时的上庸是现在的哪里

三国时的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隋时移县治至今竹溪县东南,宋并入竹山县.上庸为古代地名.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据<尚书.牧誓>记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同巴师八国,共同伐纣,战于牧野.庸国位居八国之首.春秋中期,"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公元前611年,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庄王联合西部的巴国.秦国所灭,国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成语"庸人自扰"因此而来.此后,楚人吸收庸国的先进文化,国力大增.

三国时谁六出祁山谁九伐中原

1.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指的是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攻魏的战事,相传公元228年到234年,诸葛亮六次出祁山攻击曹魏,第一次因马谡战败而退兵,后五次因供给不继等原因而失败. 2.三国时,姜维九伐中原. 九伐中原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遗志,从238年到262年先后九次出兵魏国,均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蜀国被魏国所灭.

三国时西川有几个州

三国时西川就只有一个州,那就是益州,而益州下面又有四十一郡,包含巴郡.蜀郡.广汉郡等.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三国时别驾是什么官职

三国时别驾的官职是州刺史的佐官,全称是别驾从事使,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且在隋初废郡存州,改别驾为长史,而唐初改郡丞为别驾.在唐高宗时期,又改别驾为长史,另以皇族为别驾,后废置不常,宋各州的通判,职任似别驾,后世因以别驾为通判之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