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创作蝶恋花的背景

1、背景:此词为苏轼被贬于惠州时所作,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隐隐透出。

2、词写暮春景色与伤春之情,却不同于一般的伤春词,惜婉之中有豪语,以超脱的态度淡化悲愁之情,跳出了仅仅伤春的境界。首句看似伤尽春花凋落,实则由衰亡中点出新生:花虽将尽,果却待熟。生与衰的对立,于 词人高妙的构思下得以统一,使人在感染几分悲凉后又意识到生机。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洗炼而不落俗套。燕子飞,本是动态,词人于其后加一时字,即将这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绿水人家,本为静态,词人却以一绕字使之动态顿生,化静为动。枝上两句先跌后扬。柳棉吹又少以一又字,点出絮花飞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情溢然纸上,余韵无穷,极尽婉约凄艳。

时间: 2024-10-05 20:02:33

苏轼创作蝶恋花的背景的相关文章

苏轼写前赤壁赋的背景和苏轼介绍

<前赤壁赋>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

苏轼生活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苏轼青年时,可谓政通人和,以范仲淹.欧阳修正领导着一场文坛革命.苏轼也是在这个的环境下,与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由蜀入京,参加科举,兄弟双双"一战成名",名满京城,苏轼从此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高度认可,仕途一路顺风. 结束事与愿违,伴随和影响着苏轼大半生的就是王安石变法了,虽然变法没有太多成绩,但苏轼的集团(旧党)与王安石集团(新党)的政治斗争却愈演愈烈.仕途随着党争起起伏伏,最好的时候也进了京,进入了权力的最高层,只是短暂时间,大部分时间是一贬再贬,一直被贬到不能再远的儋州(今海

欧阳修的蝶恋花写作背景

欧阳修四岁而孤,从小是个苦命的孩子,生于贫寒家庭的他,历经挫折,坚韧不拔而方能入京作官,希望可以一展抱负.然命运多舛,他却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出京当了一个小官.在他另一篇<伶官传序>中,在他"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痛切总结中,有他"兼济天下"的抱负.他是一个满腹经纶.志存高远.心忧天下的人才,然而他却没有机会,空余惆怅和伤痛.历经变动,壮志难酬

苏轼那首花影是什么意思

<花影> 简介:是苏轼著平起入韵七绝中的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借物抒怀,比喻新巧,意新语工,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创作背景:大约创作于熙宁九年,是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

苏轼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即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是<赤壁赋>的姊妹篇.与前篇纯写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记游,以登岸履险为主,也无谈玄说理的内容.文章前面记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描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最后写梦见道士化鹤,纯属幻境幻觉,空灵奇幻,迷离恍惚,从中表现了作者内心怅然若失的苦闷. 苏轼,生于1037年,1101年去世,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苏轼的阳光曲

<阳关曲·中秋作>原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译文: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苏轼的赠刘景文解释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原文解释: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陶渊明苏轼写愁的句子

1.陶渊明<饮酒·其四>: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2.苏轼<少年游·润州作>: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3.苏轼<临江仙·送王缄>: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4.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5.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6.苏轼<贺新郎·夏景>: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苏轼的赠刘景文中已是什么意思

已:已经.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作品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