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必读书是什么

1、《女四书》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进行教育所用的《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四本书汇集的总称;

2、《女诫》为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教育所作。全书分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共计7篇;

3、《内训》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

4、《女论语》为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撰著。体例仿效《论语》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有12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

5、《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此书分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11篇。

时间: 2025-02-01 20:54:16

古代女子必读书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古代女子需要学的有哪些

1.女红,古代生产力落后,一般人家所穿衣物均为自家妇女所织,无论是贫穷富有,但凡女子均需学习此技艺.世人称古人生活为"男耕女织",即男人负责耕田,女人负责织衣,女子不会女红是一种"失德"的体现. 2.<女儿经><女训><女诫>,此为富家子女所学,其目的在于让女子接受"三从四德"思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成为附近乡里的典范. 3.琴棋书画,书香门第家庭的女子多会学此,如宋朝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古代女子称呼

古代女子的别称有很多,主要有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祕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青娥:指代青年女子.娥,"蛾眉"的省称. 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

古代女子的名字

古代女子的名字有雨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等.

古代女子40岁左右怎么称呼

古代女子40岁左右称为半老徐娘.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半老徐娘"一词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 她年过芳龄,却还着意打扮,风风骚骚,极不得体.于是,有人说:"徐娘半老,犹尚多情."有关"徐娘"的"风骚"之事,<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中有极简要的记载,宋陈与义诗<书怀>中"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两句足见徐娘之风骚

在古代女子红杏出墙怎么办

在古代女子红杏出墙会被浸猪笼,因为古时候贞洁比自己的生命看得还重.因地方习俗不一样,惩罚也不一样的,所以要看具体地方跟什么时期.在古代,可以说贞洁是一个姑娘的所有,自然惩罚比较重.

古代女子盘头说明什么

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就把头发盘起来,表示成年了,到出嫁的年龄了,词语"及笄年华"说的就是这么回事.而一般说来,女子在"及笄"之间,父母就已经给她定下婚事的了,一般在"及笄"那一年出嫁,所以,结婚的妇女都是盘发的.

古代女子梳一条大辫子吗

1.古代女子梳一条大辫子. 2.在欣赏往日旗装的风采中,常常可以看到满族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称"旗头"."旗头''的另一个含义即指满族妇女常用的几种民族特徵显著并具有独特风韵的发型,如"两把头"."水葫芦"."燕尾"."大拉翅"."高把头"."架子头"."前刘海"."盘头翅&

古代女子夏天穿什么

1.我国古代封建制度相当严重,女子在外人面前不得露肩,所以还是穿长衫,不过一些贵族还是会选择穿丝质的较透风的衣服,也就是长衫.古代女子在夏天的时候可以穿一轻丝的衣服,一方面不失美观,另一方面也不是体统. 2.衣装穿戴也可帮助避暑.女性夏季穿裙子,吊带衫,不仅是美观的需要,更是适应高温而进行的服饰调节.

古代女子唱戏戴的头饰叫什么

古代女子唱戏戴的头饰叫点翠头面. 点翠头面一般是传统戏曲的旦角演员所带头饰.主要由翠鸟羽毛.水钻和纯银经过专业制作而成.点翠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传统金属细工技法,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古已有之,清末民初更是盛极一时,从宫廷流传到民间.作为传统戏曲化妆的一部分,很多名角大家都会为自己度身定做一套精美的点翠头面.如今由于翠鸟是保护动物,真正的点翠头面已经很少见到,制作技艺也几乎失传.戏曲舞台的点翠头面早已用点绸替代.而最精美的点翠发饰,恐怕只能去故宫博物院观赏.